邮编:710076
电话:029-88249471
Email:sxsyxcbxh@126.com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锦业路绿地蓝海21层
-
医学科普资源库
医健分晓 -
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
抖音号 -
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
微信公众号 -
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
视频号 -
陕西省医学传播学
今日头条
秋季气温骤降、空气干燥,是老年人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数据显示,每年9-11月,老年人因感冒、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就诊的比例较夏季上升30%-50%,部分患者还会诱发呼吸衰竭、心血管并发症。做好秋季呼吸道防护,对老年人平安度秋至关重要。
一、为何秋季老年人呼吸易“受伤”?
1. 生理机能衰退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呼吸道黏膜萎缩,纤毛摆动能力减弱,清除异物和病原体的效率下降;肺部弹性纤维减少,肺活量较年轻时降低20%-30%,气体交换和抗感染能力显著减弱。若本身有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等基础病,秋季病情更易反复。
2. 气候与环境刺激
秋季昼夜温差常超10℃,冷空气直接刺激气道平滑肌,引发咳嗽、喘息;空气湿度降至40%以下,导致呼吸道黏膜干燥脆弱,病原体易入侵。此外,秋季雾霾频发,PM2.5等污染物会损伤肺泡,加重呼吸道炎症。
3. 免疫力与基础病影响
老年人免疫系统功能衰退,对病毒、细菌的抵抗力下降;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会削弱整体机能,进一步降低呼吸道防御能力,形成“基础病→呼吸道感染→基础病加重”的恶性循环。
二、秋季需重点警惕的3类呼吸道疾病
1. 流感:比普通感冒更危险
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传染性强,老年人感染后常出现39℃以上高热、全身酸痛、乏力等症状,病程比普通感冒长2-3倍,且易引发肺炎、心肌炎等重症,出现重症的风险是年轻人的3-5倍。
2. 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急性发作
冷空气、粉尘刺激会导致气道炎症加重,患者咳嗽频次增加、痰液变多(可能呈黄色脓性),还会伴随喘息、胸闷,严重时影响日常活动,长期反复发作会进一步损害肺功能。
3. 肺炎:症状易“隐匿”
老年人肺炎症状常不典型,可能没有明显咳嗽、发热,仅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或呼吸急促。因反应能力弱,若未及时治疗,易发展为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致死率较高。
三、5大核心预防措施,筑牢呼吸防线
1. 生活习惯:细节护呼吸
1 保暖要“及时”:早晚气温低时添外套,外出戴围巾护颈肩,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呼吸道;衣物选择透气材质,避免出汗后受凉。
2 作息与运动“适度”: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顺应秋季“养收”规律;每周3-5次温和运动,如散步、八段锦,每次30分钟,增强心肺功能,避免大风、雾霾天外出运动。
3 戒烟限酒“彻底”:吸烟会直接损伤气道黏膜,加速肺功能衰退,需坚决戒烟;酒精会刺激呼吸道,应限制摄入量。
2. 饮食调理:润肺又增强抵抗力
1 补足水分:每天喝1500-2000毫升温水,或适量饮用冰糖雪梨汤、银耳百合汤,保持呼吸道黏膜湿润,促进痰液排出。
2 均衡营养:多吃新鲜蔬菜(如菠菜、西兰花)、水果(梨、苹果)和粗粮,补充维生素与膳食纤维;少吃辛辣、油炸食物,减轻呼吸道负担。
3 适当吃“润肺食”:百合、莲藕、杏仁等食物有滋阴润肺的作用,可煮粥或煲汤食用,缓解秋季干燥对呼吸道的刺激。
3. 环境管理:打造“友好”呼吸空间
1 勤通风:每天开窗2-3次,每次30分钟,降低室内病菌浓度;通风时让老人避开风口,防止受凉。
2 调湿度:用加湿器或室内放水盆,将湿度控制在40%-60%,避免空气干燥加重黏膜损伤。
3 清卫生:每周打扫房间,清除灰尘、螨虫;勤换床单被罩,减少过敏原和病菌滋生。
4. 疫苗接种:主动抵御风险
1 流感疫苗:每年9-11月接种,可降低流感感染率,即使感染也能减轻症状、减少并发症,是老年人秋季防护的“重要屏障”。
2 肺炎疫苗:65岁以上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础病者,建议接种,保护期可达5-10年,能显著降低肺炎球菌肺炎的发病风险。
5. 个人防护:阻断感染途径
1 勤洗手: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用流动水+肥皂搓洗双手20秒以上,避免病菌经手接触口鼻。
2 戴口罩:去超市、菜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时,佩戴医用外科口罩,阻挡飞沫传播;家人若感冒,需与老人分住或共同戴口罩。
四、结语
秋季虽为老年人呼吸道疾病高发期,但只要做好生活调理、环境管理、疫苗接种等防护措施,就能有效降低患病风险。家人也需多关注老人身体变化,一旦出现持续咳嗽、发热、呼吸急促等症状,及时就医,让老年人安稳度过金秋。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作者: 高秀
医院:榆林市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