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片类药物如何用于小儿术后疼痛_科普知识_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科普知识>

阿片类药物如何用于小儿术后疼痛

    发布时间:2024-12-26 14:59:00

多模式镇痛作为小儿术后镇痛的原则之一,强调联合应用疼痛传导通路不同部位的药物或方法,以实现镇痛效应的协同作用。

小儿术后镇痛的方法包括口服、区域阻滞、硬膜外镇痛、静脉镇痛、局部浸润阻滞以及非药物疗法如安抚奶嘴、蔗糖、按摩、音乐等。

小儿术后镇痛常用的口服或者静脉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曲马多、可待因、强效阿片类药物(吗啡、芬太尼、舒芬太尼、羟考酮)、右美托咪定等。


阿片类镇痛药作为治疗小儿急性手术和医疗疼痛的主要镇痛药,给药方式包括口服、静脉注射、患者自控镇痛、直肠给药等(由于肌肉注射、皮下注射本身行为存在疼痛,可能会使得患儿恐惧,不建议采用这两种方式)。

图片2.png

1.吗啡:应用最广泛镇痛药,适用于术后镇痛和各种疼痛性操作。正确的用药范围内对所有年龄的儿童均安全有效。儿童的药代动力学与成人相似。但是新生儿和2岁以内的婴儿,其蛋白结合率和代谢率降低,半衰期延长。

2.芬太尼:是强效阿片类药物,脂溶性极强,起效快,镇痛效价为吗啡的100倍。新生儿因为药物清除率降低,半衰期延长,应当在严密监测下使用才能保证安全。芬太尼具有亲脂性,所以其冲击给药和持续输注的药代动力学有所不同;随着连续输注时间的延长,其半衰期也相应延长。

芬太尼在2岁以下和12岁以上儿童使用属超说明书用药。

3.舒芬太尼:镇痛效价为芬太尼的10倍,持续时间约为芬太尼的2倍,对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影响小于芬太尼,常用于PICU长时间镇痛。代谢经过N-去碱基化和O-去甲基化,代谢产物有 10% 活性。舒芬太尼在2岁以下儿童使用属超说明书用药。

4.瑞芬太尼:是一种由酯酶代谢的强效阿片类受体μ激动剂,镇痛效价比芬太尼略强,起效快,半衰期短,不易蓄积。瑞芬太尼在2岁以下和12岁以上儿童使用属超说明书用药。

5.可待因:镇痛效果比吗啡稍弱,常用于轻中度疼痛的治疗,并与NSAIDs或对乙酰氨基酚联合使用。可用于口服、肌肉注射或直肠给药,但不能静脉给药,否则会产生严重低血压。12岁以下儿童禁用。

曲马多:是一种通过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系统产生作用的弱阿片镇痛药。曲马多作为轻到中度疼痛的镇痛药物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所有年龄段儿童。其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呼吸抑制(较阿片类药物少见)、过度镇静、尿潴留和便秘。使用剂量推荐:

阿片类药物在全身各系统可以引起各种副作用,如恶心呕吐、瘙痒、尿潴留、呼吸抑制等。联合使用非阿片类镇痛药物,可以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剂量及不良反应。


作者: 崔红燕

医院:西安市阎良区人民医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