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快报(第19期)肺癌晚期截瘫苦,粒子植入有妙招_案例分享_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交流>案例分享>

介入快报(第19期)肺癌晚期截瘫苦,粒子植入有妙招

来源: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     发布时间:2024-03-11 11:04:28

摘要: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介入中心为一位肺癌晚期胸椎骨转移压迫脊髓的老年患者,成功实施了精细化的骨转移病灶内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术后患者背部疼痛明显缓解,双下肢水肿显著消退。



病史:

患者男性,69岁,确诊右肺鳞癌3年10月,下肢瘫痪半月。胸椎MR提示右侧第7肋、胸7椎体右侧附件及相应椎管内占位性病变,考虑转移瘤,伴胸7椎体病理性压缩骨折,该水平脊髓受压水肿性改变。外院评估开放性手术风险大、预后差,无最佳治疗方案,多方碾转后转至我科寻求介入治疗。



诊断报告:

(2024-02-18,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椎增强MR示:胸7椎体右侧附件及相应椎管内占位性病变,考虑转移瘤,伴胸7椎体水平脊髓受压水肿性改变。

微信图片_20240126151455.jpg


评估路线:

患者确诊右肺鳞癌3年余,外院系统性治疗后病情再次进展,半月前出现背部剧烈疼痛、伴双下肢瘫痪,活动受限、大小便失禁,结合MRI检查及患者病史考虑,肿瘤侵犯胸椎导致脊髓受压所致。目前患者晚期肿瘤,伴全身多处转移,脊髓受压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内科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外科手术风险高无最佳治疗方案,该病介入精准化125I粒子植入,损伤较小,较外放疗周期短,恢复时间快,手术见效快,故拟行胸椎骨转移病灶内125I粒子植入术。



治疗方法:

胸椎骨转移病灶内125I粒子植入术。

3.png

7.png

胸椎增强MR示胸7椎体水平脊髓受压



预后情况:

患者取俯卧位,CT定位穿刺点,CT引导下依TPS计划经皮多根18G穿刺针准确穿刺至胸椎转移病灶内,CT再次证实针尖位置准确无误后,逐个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术后CT平扫示:胸椎转移病灶内125I放射性粒子分布均匀,位置良好。术程顺利,术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

2.png

 依TPS计划将穿刺针穿刺至骨转移病灶内

4.png

5.png

逐个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瘤灶内粒子放置良好



总结: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与死亡率亦高居我国恶性肿瘤之首[1]。骨转移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晚期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病率为30%~40%,60%的NSCLC患者多在首诊时已发生骨转移[2]。骨转移常伴有病理性骨折和剧烈骨痛、脊柱不稳定、脊髓压迫等骨骼相关事件。椎骨转移患者可见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等神经损伤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威胁患者生命,属于临床治疗难题。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是通过125I放射性粒子释放出γ射线,对不同分裂时期的肿瘤持续照射,破坏肿瘤细胞DNA的完整性,从而破坏细胞核导致肿瘤细胞丧失了分裂增殖能力,具有肿瘤局部控制率高、周围正常组织接受剂量低的优势。该患者粒子植入术后当日疼痛明显缓解,术后反应轻微,次日查体可见双下肢水肿明显消退,顺利出院,大大缩短了住院时间。由此可见,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可能是肺癌晚期椎骨转移导致截瘫的一种理想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何傅梅, 谢宝松, 许能銮等. 肺癌骨转移免疫治疗与非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J].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4 (10): 730-738

[2] Santini D, Barni S, Intagliata S, et al. Natural history of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with bone metastases[J]. SciRep,2015, 5:18670.

[3]王朝栋, 党国际, 冯宏升等.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肿瘤骨转移的临床疗效[J]. 实用临床医学, 2022, 23 (01): 8-11


团队介绍

罗中华.png

罗中华主任

罗中华主任,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美国Dotter介入研究所访问学者。现任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介入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学会介入放射学分会副主委;陕西省抗癌协会介入分会常委兼秘书;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委会粒子分会委员;陕西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血管与腔内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海峡医卫交流协会中西医结合外周血管组常委。

从事介入临床工作20余年,2010年至2012年留学美国Dotter介入研究所,师从TIPPS之父Rosch教授进行科研及临床学习。在门脉高压导致消化道出血的TIPPS治疗、动脉夹层及腹主动脉瘤的大支架植入、VTE及外周动脉缺血疾病的介入治疗、静脉曲张的消融及硬化治疗、肿瘤的粒子植入、消融及血管栓塞治疗,前列腺增生、子宫肌瘤、输卵管不通等介入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罗中华团队人员名单:罗中华、熊建、曹云堡、刘俊德、阴玮灵、周艳艳、吴文昊、杨涛、任虎虎。






分享到: